首页

女女sm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6 03:08:35 作者:共品香茗以茶会友 加拿大多伦多又见“茶和天下”·雅集 浏览量:81900

  中新社多伦多5月24日电 题:共品香茗以茶会友 加拿大多伦多又见“茶和天下”·雅集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温壶烫盏、冲泡香茗、分杯奉茶……在24日举行的多伦多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身着汉服的7岁华人小茶艺师陶漪宸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吸引不少参会者驻足。

当地时间5月24日,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参加多伦多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的嘉宾品茗7岁华人小茶艺师陶漪宸泡制的茉莉花茶。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在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市政厅举行的这场活动由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主办,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和国风馆文化艺术中心承办,吸引当地各界近百人出席。

  伴着古琴抚弦之音,在陶漪宸身旁,茶艺师梦溪为大家讲解如何用味蕾品茗大红袍茶汤。茶艺师汪明明和学生则展示仿宋点茶技法。

  经汪明明等的“现场教学”,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万锦市市长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列治文山市(Richmond Hill)市长韦斯特、总领馆文化参赞衔领事王彦军以现代茶百戏技艺在茶汤中写出四个字:“茶和天下”。

当地时间5月24日,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在多伦多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右2)、万锦市市长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右3)、列治文山市(Richmond Hill)市长韦斯特(右4)、总领馆文化参赞衔领事王彦军展示他们以现代茶百戏技艺在茶汤中书写的“茶和天下”四字。

  罗伟东表示,中国茶道的灵魂是“和”。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他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多地了解和喜欢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中加人民的友好合作。

  除了共品香茗,宾客们还一起欣赏了民乐演奏、京剧表演,体验中国书法,观看神州风光图片展,聆听茶文化讲座。

  据记者了解,除了在万锦市政厅举办的活动外,主办机构还在密西沙加华人协会支持下,于5月24日至25日首次在大多伦多地区密西沙加多元文化节中国馆设立2025“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分会场,进行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展示、中国入境旅游推广展示等。此外,6月中旬的多伦多国际龙舟节现场也将举行“茶和天下”·雅集分会场活动。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23年开始打造“茶和天下”·雅集全球品牌活动,每年在“国际茶日”前后举办,通过实物、图片、影像、非遗展示、文艺表演等形式,让各国民众沉浸式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当好接续奋斗生力军

徐莉说,为推动大湾区银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突破限制,减少香港长者选择在大湾区其他地方养老的阻力;另一方面,要增加大湾区可供香港长者选择的优质养老服务,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

最高检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加强

“云南作为全国第五大侨乡,海外云南籍侨胞200多万人,从爱国侨领陈嘉庚组建南侨机工沿滇缅公路抢运物资,到云南籍的缅甸侨商梁金山捐资修建惠通桥,再到为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无私奉献爱心……七彩云南经历的每一个重大时刻,都离不开海内外侨胞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何长松致辞称,希望通过经典诵读,让大家在浩荡千年的文人风骨和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中,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不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共同感受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使命。

国务院关于《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 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放宽基层岗位报考条件,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是公务员招录的趋势,这有利于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水平。”竹立家表示。

习近平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强调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在快舟火箭近一年实施的8次发射任务中,有5次执行的是“天目一号”星座批量发射任务。该星座的总装集成单位就位于快舟火箭产业园对面的卫星产业园。相隔不到百米的距离,给任务沟通协调、星箭联合试验等带来了极大便利。这样的“群友”合作模式,成为区域航天产业发展的优质范本。

水庆霞回应用人质疑,是否留任女足帅位尚无定论

目前,低碳平台设有政策法规、低碳技术库、实践案例、碳排放工具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模块。其中,在低碳平台的政策法规模块,目前已收集除中国外的3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低碳领域的政策信息,信息超过500条。碳排放工具集则由“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有关碳排放相关的工具,目前收录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数据化管理平台、产品碳足迹平台、交通出行、碳核算工具三个相关工具,后续将会开发更多工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